一、病从口入
现今,对虾白便蔓延,已成泛滥局面。多数虾塘发生白便之后不久,就开始出现空肠、空胃,恶化后出现趴边“偷死”等现象。因此,肠炎,白便也成为养殖过程的一种常态。导致可能出现的多种原因,这里也就不细表了,我只说其中一方面,简而言之:病由口入!饲料质量的下降造成虾肠道的吸收障碍,饲料发霉产生的霉曲毒素,过度投喂产生的腐败残饵,水质不稳产生的死藻絮团等等,虾摄食上述问题食物都会造成一系列的肠道问题。
养殖水体污染,水中毒素加剧的很大根源就是水体的蛋白质过剩,过剩的蛋白质不仅仅给病菌,有害藻类提供营养源,还在不断的释放有害毒素。水体本身是具有一定的自净能力的,菌作为分解者,参与生物净化过程(生物净化过程是一个耗氧过程,所消耗的溶解氧必须及时的补充,否则,有氧净化过程停止,厌氧发酵产生有毒有害物质)。水体的自净过程,是水体自身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圈共同作用的过程,过剩的蛋白质也在不断降低水体净化能力。排除不合理的过度投喂料因素,在我看来,水体过剩的蛋白质很大一部分来源于虾对摄入肠胃的食物不消化,或者消化不充分。既而排到水体后,加剧了水体中蛋白质的累积速度,加速了水体恶化。
首先,简单地说下虾的内消化过程。虾的消化系统相对简单,胃,肝胰腺,直肠。那么,虾的内消化过程是如何进行的呢?1.对虾对食物抱食,经过口器的嚼碎由食道到达胃(在胃中一般只是暂时贮存食物,并简单消化食物,大部分的食物都要在下面的肠消化)2.对虾肝脏由中肠进化而来,肝脏功能是分泌消化酶与吸收、贮存营养物质。同时,肝脏有解毒功能。3.食物到达直肠后,肝脏分泌的消化酶参与对蛋白质与脂肪的消化分解,最后的食物残渣贮存形成粪便。4.肠道微生物参与养分消化和吸收过程,彼此竟争、抑制,最后各菌群之间形成一个保持一定比例的动态平衡。但由于对虾肠道是与外界相通,受到饲料、水质等因素影响,所以对虾肠道中的菌群比例容易失衡。
对虾摄食的食物如果在内环境消化中不消化或者消化不充分,简单说就是吃了就排,蛋白质与脂肪分解不充分。那么,排出的产物就会加大水体负担,增加养殖水体污染程度。所以,我们不要想当然认为虾吃进去东西就一定会消化,吃了饲料就一定会长肉,关键还得看虾的消化吸收能力好不好嘛。
知道了池塘的一个污染源头,那么关键是我们怎样做到早发现,及时预防或者处理呢?下面呐,就说点实际的,只是自个的一些经验。白便,肠道发红,空肠空胃,这些问题,相信有经验的养殖户朋友都看得懂,但是,虾到这个程度,可以说是发病比较严重了,死虾随时可能发生。那么,我们要怎样在虾出现肠炎比较轻微的程度的时候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呢?可从如下几个方面参考判断:1.对虾吃食速度情况,这方面我就不多说。2.虾的粪便。首先呐,我们要搞清楚什么样的粪便才是比较漂亮的粪便;虾的粪便颜色和饲料一致算不算正常呢?不同时间段观察虾的粪便,颜色是不一样的!粪便经过虾的二次抱食排出的颜色都会比第一次排出色泽深,而不管什么时候观察虾的粪便,正常的粪便有经过肠道消化吸收的颜色都会比饲料颜色偏深。而那些看到粪便带绿色的情况,大多是虾觅食死藻或者丝状藻类等未经消化吸收。简单说,在观察台观察到虾的粪便以短、黑、粗、干为佳,这里的黑并不是说一定是黑色,指比所食饲料颜色深,深的程度也和蛋白质消化程度有关。总之,观察台的粪便,观察到偏长,稀,颜色和饲料一致所占比例多等情况,可归属轻微肠炎情况,须提高警惕性。3.可根据水质变化情况判断。虾对所食蛋白质长时间未能及时有效的消化,排出体外后,养殖水体易变粘稠,易老化不稳定;对脂肪类消化不充分,水体表面多油膜类。在养殖水体表面观察到水变粘稠,有油质感,也可作为导致虾肠炎的一种可能因素。至于是虾消化能力不好,导致水质恶化虾病发生;还是水质恶化,导致摄食能力弱,我们还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吧。4.观察虾的肝脏健康情况。上面提过,虾的肝脏有吸收,贮存营养物质的功能,如果虾长期对饲料的消化吸收不好久而久之会导致肝脏的营养贮存不够,肝脏颜色变浅。当然要提到一条逻辑关系:肝脏营养贮存不够导游肝脏颜色变浅,但不能说肝脏病变就是营养贮存不过够。水毒大或加剧,致病菌爆发等情况都有可能导致肝脏健康情况不理想,只能有作为其中的一种可能,一个判断依据而已。
养虾先养水是没错,但各位养殖户朋友,须知病由口入,消化不了的蛋白质、脂肪最终还是要造成水体负担!本文也是提醒下各位关注水体护理固然重要,但在饲料消化吸收方面也要重视。至于,如何有效的护理肠道,抑制霉曲毒素?在这里我就不说了。方向一致,但手法不同,我的处理方案涉及到自己的用药手法,虽然效果不错,但说得太清楚有推广药品之嫌,感兴趣的朋友自可私下交流。
二、学会和虾沟通
我一直认为水有欺骗性,但是虾不会说谎。只是有的因为不懂虾的语言;也有的因为观察不仔细;更甚者,有的因为病虾潜伏底部看不到,直至死虾发现后才意识到出问题。而如果我们学会和虾沟通,也能做到及早处理,降低养殖风险。
虾病的爆发是综合因素。虾病一起来,很多养殖户朋友往往悲观认为没救了,大多是病急乱投医。但是,并不是说所有的虾病都没救,只是往往我们不能做到对症下药,更甚者乱用药,加剧虾病爆发程度。
个人能力有限,只是分享一些自己的养虾经验及一些跑塘处理虾病思路。首先呐,我们得先理清一些逻辑思维关系,这样有助于我们辨别虾病发生的主因。有发现死虾的塘口,技术员给你测的水往往都是弧菌超标,然后呐,让你改底消毒杀弧菌,更甚者,干脆来个大保健,干脆补钙,抗应激,消毒,解毒整一整套方案,而往往呐,消毒药下的越多虾死的越快。而有的则下成本不低的弧菌杀之类药品,蛭弧菌能不能繁殖我们姑且不说,我们仅来说说其治病效果怎么样。抛开药物本身的有效成分不说,这个药真的能达到我们想要的效果吗?
(1).蛭弧菌对多数的革兰阴性菌具有捕食和杀灭作用。所以说只要属于革兰阴性的菌,不管好菌还是有害菌它都吃,而我们常用的光合细菌就是阴性菌。
(2)副溶血弧菌、大肠杆菌繁殖一代的时间是18分钟左右,而蛭弧菌由于生长繁殖速度慢,对宿主菌衰减作用的速度也缓慢。因此,只能把它当作预防之用,难以用于暴发性疾病的治疗。
有死虾的塘口,测弧菌往往是弧菌超标的,但是我们能认为这个塘口的死虾是因为弧菌超标导致的吗?是因为弧菌超标导致死虾,还是死虾多了导致弧菌多了,这个关系我们还得捋一捋。水毒大、弧菌多、死虾,这三者的逻辑关系先后顺序也是值得讨论:1.水毒大,后导致死虾,死虾多导致病菌多。2.病菌爆发,导致死虾多,死虾多后导致水毒大。
发生虾病后的养殖水体肯定是水毒大,弧菌多,而上面两个逻辑关系只是想分析这个塘口的虾病是哪个占主因,是水毒导致的呐,还是病菌导致(当然还有其他原因如脱壳不遂,环境变化过大导致的应激性等问题,这里只是着重讨论两个大家比较常挂口中的水毒,弧菌)。有可能水毒还达不到致病条件,而我们引进含有大量致病的病菌呐。或者也有可能水毒达到虾的承受能力,受到一定的刺激爆发出来的呐。
上面那两条逻辑关系,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在我看来也还是伪命题。提到这个话题主要是想说,不要虾病一发生就盲目归罪于弧菌,测到死虾后弧菌多,就想当然认为一定是弧菌导致。那么有的朋友就说,冯管是水毒还是病菌,一起处理得了。这话是没错,但是水体那么多的毒,藻毒,硫化氢,氨氮,亚盐,重金属,尸胺等等,是我们日常操作所谓泼点有机酸就能解得了吗?这个问题在我之前发表的文章《虾难养,是忽略水中毒素》一文有点过。
所以,在日常操作中,我们要尽可能学会和虾沟通。养殖水体中,虾需要通过腮部呼吸,如果水体毒性过重,水体悬浮颗粒过多,虾的腮部就会先出现肿大,黄腮,黑腮,烂腮等情况,既而出现慢料减料等情况。时间长了,虾不吃料,开始出现空肠空胃现象。肝脏的病变先出现肿大,红肝,肝脏内容物色泽变浅,既而肝脏萎缩,发展成白肝。虾体质变弱,棉花虾也就是这么来的。虾体质变弱的过程中,往往对病菌的抵抗能力下降,弧菌病毒开始入侵,同时也加剧肝脏的破坏程度。在养殖水体溶解氧下降过程中,毒性上升,虾因腮部问题无法呼吸,开始向氧气多地方游动,死虾伴随发生。
至于如何判断虾是否中毒,及虾的中毒程度,我们可以用“白桶法”观察,这个方法在之前写过的文章有说过,这里就不展开了。
观察虾病的病理发生过程,有助于日程操作中更好的明白问题,做到早发现早预防。
三、总结
病由口入,虾体消化不了的蛋白质脂肪最终还是要造成水体负担,加速水体恶化程度,加重水中的毒素。反过来说,水体恶化快,也在不断的破坏虾的腮部,造成内部消化系统对饲料消化,和营养吸收的能力。而后,过剩蛋白质也加重了水体污染,给病菌的繁殖提供营养源,水体和虾体往不好方向走。
水质问题大,水不适合虾的生长,适合弧菌繁殖。病菌的爆发不仅要有病菌源,也要有营养源,合适的生存条件。不管是水毒,还是弧菌繁殖,都有一个共同来源,水体蛋白质多了。蛋白质多了,水就容易老化,水浓了还会引起溶解氧下降,毒性增强。
养殖日常操作,包括是否用药,最终的目的都是要让水体和虾体往好的方向引导。在基层第一线,我也处理过一些虾病问题,也有些成功案例,这里旨在思路分享,具体手法就不细说。